跳到主要內容區

學校願景

 

隘口在地—永續國際

藝術美感—美藝共好

未來學校—科技探究

 

學校願景目標
  • 締造虛擬樂學力

 文興國小以「未來學校」為學校願景,積極打造可以培育未來人才的特色小學。未來學習將深受虛擬世界的影響,帶來多元的教育可能性。目前大家所熟知的趨勢有延展實境(XR),包含虛擬實境(VR)、增強實境(AR) 混合實境(MR)、虛擬課堂以及人工智慧(AI)輔助學習。

結合未來學校的新科技設備規劃文興未來教室,讓學生可以進入虛擬環境,體驗實際情境。透過不同的載具(平板、手機、電腦等)延伸學習的多角維度,以及將虛擬元素融入現實世界,豐富教材內容,使學生能夠不受限的運用感官體驗方式學習。且透過虛擬線上平台,學生可以跨越地理界限參與全球性合作專案,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儕合作,擴展視野。並以人工智慧(AI)輔助學習,從小即開始接觸基礎程式語言,編寫機器人運算動作,促發學生新世代科技的多元學習模式,以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效果,突破時間空間限制,延展學習效能

  • 培養自主探究力

因為鄰近生醫科學園區,我們希望培育文興小小研究員,設立「文興諾貝爾獎」,帶領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專題,激發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,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,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尋找、了解和應用知識,並且從中培養批判性思考以及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教材方面,我們提供自主學習資源,如:豐富的圖書、線上資源和實地考察體驗等學習資源。在教學方面,教師創造有趣且具挑戰性的學習環境,激勵學生對學科內容產生濃厚興趣;並鼓勵學生主動提問並參與討論,以PBL問題導向教學及素養導向教學,培養他們對知識的主觀認識,促進深度學習。在學習表現上,我們以專題式的學習任務,鼓勵學生解決問題,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從小一開始,持續螺旋向上,積累六年的研究經歷,培育學生探究能力。

在學習過程中提案研究與無邊界學習的多元能力,帶領學生成為小小研究者,建構數位學習歷程檔案系統,從小學奠基,延伸至國高中,讓每位學生都能完備學習歷程。

  • 永續全人行動力

文興願景「隘藝文興」,其中的隘就是隘口地區,也是文興在地。本校鄰近以「生物科技研發」 與「知識創新」 為主軸的生醫園區,落實生命關懷的健康賦權全人觀念是我們著重的課程方向。除了健康的自我外,人與環境的關係更是緊密不可分,因此在永續環境教育與健康賦權教育上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專題,培養學生永續價值與健康全人觀念,從擬定研究目的,運用研究方法,應用研究結果,導出研究結論,以激發永續健康與環保實踐的行動力。

我們建構永續環境與全人健康的校訂課程目標,如再生能源探究、極簡主義垃圾學、水土資源保護與共生、綠色永續經濟、預防與功能醫學、積極健康促進…等,通過生動的故事、角色扮演、藝術創作、實例或遊戲方式、研究報告分享、文獻探討、實地參訪等教學模式,讓學生深度理解。並提供實際參與的機會,例如辦理校園社區清潔活動、校園樹木養護員(自治市幹部林業局)、社區碳足跡田野調查報告、居家環境保護實作議題等,讓學生親身體驗永續行為的重要性。並與社區合作,開展相應的永續環境專案,提高學生對社會和環境責任的認識,且引導學生提出文興永續創意企劃書,共同維護自己與人類、生態的健康平衡。   

  • 創新跨域整合力

創新是工業革命4.0必備條件。文興未來學校著重培育未來人才,我們聚焦讓孩子有多元創造的思考能力。未來學校著重「空間時間再定義」,統整「跨域、跨界、跨境」的創新思維,在教學上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,讓學生能夠不受既定印象的跨領域思考,增加學生解決問題的多元觀點。我們以主題課程的方式,超越領域限制,從跨領域的觀點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多元知識。並以專題為核心,引導學生深入研究、分析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,同時涵蓋跨不同學科的知識,從導入、深入、內化到產出,真正達到核心素養目標。

我們將設計文興創新跨域隘show節,隸屬於文興自己獨特的節慶活動,鼓勵學生進行跨年級、跨班級的合作學習,成立文興知識探險隊,從各種主題學習活動中,促進低中高年級學生的知識交流與分享,統整歸納所學,並能活用資訊科技多媒體載具,有意義呈現學習成果,培養學生數位素養,同時提升跨領域學科學習成效。

  • 提升世界連結力

文興國小鄰近新竹高鐵站,從高速鐵路的快速移動力,一日生活圈打破交流限制的概念,發展延伸象徵與世界各地的連結與互動,延續世界地球村的理想。

語言是交流互動的載體,我們著力發展多語學習課程,從國語、客語、閩語、英語、新住民語、手語等多種語言,提供孩子靈活運用與思維切換,幫助連結世界各國與台灣各地多元族群,達到互動交流與合作學習的目標。也透過「國際教育3.0課程」,引導學生建立「彰顯國家價值」、「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、「強化國際移動力」與「善盡全球公民責任」等四大意涵的核心素養,瞭解國際文化的多樣性。在課程中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,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,強化的探究與行動力。透過國際交流活動,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,提升與世界的連結能力。

  • 孕育共好美感力

文興願景「隘藝文興」,其中的藝就是藝術教育,我們以「藝」作為文興課程的重要方向,藝術是所有學習的基礎。我們規劃特色課程藉由大量藝術經驗,如美術、音樂、文學…等啟迪學童創造想像力,從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-壓覺等五感體驗,培育文興創意藝術家,型塑學生藝術涵養與良好品格。

文興的校舍設計以「聚-如家一樣的校園」為出發點,希望從六角形蜂巢式的教室空間環境,連結互動的多元學習樣態,多面體的型態可以促發孩子更多創意發想,發揮境教與課程合一的功能,藉由校舍的形式材質顏色的變換,更能體現「互動合作、共榮共好」的目標。文興未來學校已經擘畫符應之後118年新課綱所提及的「社會情緒素養學習」SEL(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,從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覺察、人際技巧、負責任的決策五大面向,結合情緒智能及藝術教育,厚植高情商素養,也孕育與他人共好、與環境共好之美感力。

登入成功